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打假法治网!

【长沙晚报】小心“纸螃蟹”也“钳手”

发布时间:2024-11-13 01:06:46  作者:佚名   来源: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各个平台和商家的蟹券蟹卡销售迎来高峰,消费者权益被侵害情况时有发生——

  小心“纸螃蟹”也“钳手”|“经济观察”专栏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辉霞

  秋蟹肥美正当时。部分商家看中消费者对于大闸蟹消费便携或者送礼的需求,推出各种配置的蟹卡蟹券。每到这个季节,就有消费者反映,兑换蟹卡蟹券时“卡壳”的情况不少,或是始终预约不到提货时间,或者货不对板不予赔付。遇到这些“纸螃蟹”消费侵权的情况,消费者要怎样做?记者连日来进行了走访调查。

  蟹卡蟹券销售环比增长100%

  10月中旬,江苏、湖北等地的大闸蟹已是熟度满满,渐入最佳赏味期,各个平台和商家的蟹券蟹卡销售迎来了消费高峰。

  记者在线上平台看到,某品牌的大闸蟹礼券,公蟹重达4.5两/只、母蟹重达3.5两/只,4对共8只装,原价是600元,现折后价不到300元,已销售有6万余份。

  线下品牌餐饮门店的蟹券蟹卡同样热销火爆。某品牌餐饮推出的“1088型”蟹礼卡,8只装都是正宗阳澄湖大闸蟹,现在的活动价是900多元。

  在马王堆海鲜市场里,C位水货就是大闸蟹,摊位在市场里一字排开,红底黄字的“大闸蟹”招牌很是醒目。摊位李姓老板介绍,现在市场里主要销售江苏蟹,有少量湘阴蟹。同样的3两蟹,价格相比国庆假期下降了30%。估计一两周后湖北蟹大量成熟上市后,价格还会更划算。

  大闸蟹作为季节性产品,每年9月底陆续出水。蟹券蟹卡的销售更早一步,从8月开始就有预售,9月和10月的双节迎来销售高峰。有电商平台负责人受访时表示,9月各品牌蟹券销售环比增长100%,同比增长超55%。

  从消费额来讲,9月平均售价300元的蟹券受欢迎度更高,目前线上平台公母4对8只装的,价格低的只要170多元,200元左右装的销量则更多。

  消费者兑换蟹卡蟹券被套路

  大闸蟹是时令水产品,销售时间短、保存难,蟹卡蟹券应运而生。以卡券替代实物的商业模式,既促进商品流通、提高销量,也便利消费,本是种多方共赢的消费方式。但在最后的兑换环节,由于兑换时间长卡券易丢失、发售蟹券的商家可能经营难以持续而关店、生鲜远程运输品质难保证等情况,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的情况常有发生。

  消费者王先生就遭遇到兑换难。合作客户去年赠送了他一张价值1688元的蟹卡,通过扫码、输卡号一系列操作后,他发现兑换页面显示可以兑换的时间要排到12月。考虑到蟹卡有效期是三年,12月已过了母蟹的最佳赏味期,他计划今秋再兑换。前不久再兑换时已显示无法兑换,拨打客服电话也无人接听。在某第三方投诉平台上,近2000条关于蟹券蟹卡的投诉中,不少投诉称“无法兑换、退款无门”。

  死蟹赔付售后难、螃蟹货不对板的问题,同样让消费者深感权益受侵害。消费者李女士为尝鲜在某平台精选采购了号称阳澄湖原产地的蟹券。兑换后根据当地官方发布的2024年阳澄湖大闸蟹农产品地理标志识别方式验真伪,发现蟹脚上的防伪标识模糊不清,图案也与官方公布的有差别。

  此外,针对有消费者收到不明蟹卡快递被要求扫码领取奖励的骗局,今年已有多地公安部门作出提示,切勿随意扫描或点击不明的快递包裹,“免费领”的背后大多有“陷阱”。

  警惕低价诱惑 请保留维权证据

  遇到蟹卡蟹券消费侵权的情况,消费者如何避坑、怎样维权?

  长沙市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提醒,购买蟹券时,消费者应找有品牌、有信誉、有口碑的商家,且不要被“特价”噱头吸引,掉入消费陷阱。在售后维权方面,如果是线下实体店购买的蟹卡蟹券,消费者要注意保留购买证据,通过12345投诉反映问题,商家所在辖区市场监管人员将进行协商处理。如果是线上消费,则可以联系平台方反馈相关情况,或者联系货源商家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相应的处理。

  马王堆海鲜市场一销售大闸蟹的张姓老板认为,消费者要避免上当,首当其冲是不要被网上各种特价、福利价、惊爆价诱惑,他接待的一名客户,在网上购买的蟹卡显示为3两重一只的母蟹,价格比他们批发的还便宜,兑换收货后发现绑蟹的绳子就有一两重。而且要注意查看产地,像江苏阳澄湖的蟹每年的产量都有限,怎能全网铺天盖地供货?

  食安专家朱丹蓬在受访时分析称,以蟹卡、蟹券为代表的预售商业模式,背后可能存在企业高暴利、低服务的行为。蟹卡蟹券金融化操作,令商家的盈利模式多元化,利润更“短平快”,同时也伴随忽视消费者购买体验。建议消费者购买时找有品牌、有信誉、有口碑的企业,是消费者“避坑”的一个重要方法。


原文链接:http://amr.hunan.gov.cn/amr/xxx/mtzsx/202411/t20241111_3349702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打假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打假法治网 djfzw.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