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打假法治网!
实施“三大行动” 强化质量支撑 全力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市场监管局一体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工作纪实
内蒙古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落实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工作部署,聚焦办好“两件大事”,出台《一体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县 加快建设质量强区方案》,以实施市场监管服务进园区进企业、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质量强县培育“三大行动”为抓手,一体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县,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实施市场监管服务进园区进企业行动 质量强企取得新成效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其发展历程中,质量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为更好发挥质量在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中的作用,内蒙古市场监管局创新实施市场监管服务进园区进企业行动,统筹推进市场监管质量技术服务和政务服务。整合登记注册、信用监管、广告、知识产权、计量、标准化、检验检测、认证等领域30项服务举措,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联动”,建立84个实体服务窗口,深入50个产业园区和产业聚集区,为近4000家企业上门送法律、送政策、送服务,为企业减免费用、节约成本3200余万元,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亮点做法。
△呼伦贝尔市在产业聚集区设置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有呼必应窗口,为企业提供质量技术服务。
呼伦贝尔市:企业有呼,市监必应,产业升级,质在必行。统筹推进质量技术服务和政务服务,打破思维定式,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开展工作,拓展“有呼必应”服务品牌,建立“感知需求—快速受理—服务反馈—满意评价”工作机制,将服务窗口延伸到产业园区和企业集聚的乡镇。建立年报和信用修复“帮代办”,为偏远地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上网设备和专业化填报指导。累计组织专家走访指导服务重点企业46家,召开质量专题经验交流座谈会18场,127家次312名企业代表参加学习交流。设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窗口18个,提供质量技术服务企业7524家次,减免费用356.24万元,解决技术难题6875个,为企业节约成本156.46万元。建立年报和信用修复“帮代办”点117处,为11243户经营主体完成年报公示。
鄂尔多斯市:创新“四专”模式,精准助企纾困。创新提出“四专”服务模式,即“专窗”就近办,“专人”问需求,“专家”解疑惑,“专事”特殊办,有效提升技术服务、政务服务效能。邀请专家为心连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企业梳理市场监管业务流程及所提交的材料,邀请技术机构现场抽查石化工程质量,仅用7日时间完成备案登记。帮助中轩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与包头市检验检测中心达成合作,有效解决困扰企业多年的部分大口径蒸汽流量计及特殊流量计“检定难”的问题。针对蒙泰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压力仪表数量较多、检定困难的问题,主动提供帮扶指导,帮助企业完成22台各类地磅检定工作,同时指导企业加强计量设备维护,确保计量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乌审旗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核心区。
乌海市:计量服务进企业,精准帮扶促发展。实行“上门”服务,变“客户送检”为“上门接检”,实现客户服务“全覆盖”。对内蒙古榕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报检气体报警器等23大类589台件计量器具进行分类处理,对于能现场检定的,由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检定;现场检不了的,立即与合作机构对接,帮助企业“打包处理”,3天内完成全部检定校准需求。引进“计量云”业务管理系统,利用接检标签上的二维码,实时跟踪检定进度和相关信息。检定完毕后形成电子证书,通过扫二维码查阅证书,实现计量器具检定信息化和证书电子化的智能管理,极大缩短了企业办事时间。实行“首问负责”制度,提供“一镜到底”的跟踪服务,包括检定校准、对接科室、开具发票、上门接检和检定完成后的送达等事项,结合“一站式”服务机制,让企业不跑腿、少跑腿,在客户回访中被多次“点赞”。
通辽市科左中旗:建立园区质量服务站,零距离为企业纾困。在宝龙山化工产业园建立质量服务站,为园区企业提供全天候质量技术指导服务。整合市场监管、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等领域优质服务资源,开通“质量服务直通车”,为园区企业加速办理准入手续。坚持主动靠前服务,为企业答疑解惑,及时消除企业难点。帮助内蒙古科迈化工有限公司实现无水工艺产业化,每吨产品减少用水20余吨,产品成本降低2000元,同比盈利2000万。帮扶园区内两家抽检不合格滴灌带生产企业改变生产工艺流程,严控生产关键点,严把检验关,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积极建立事后服务回访制度,延伸事后服务“触角”。对提出需求的困难企业,会同有关股室及单位进行事后回访,有针对性地向企业送政策、送法律、送技术、送服务,零距离为企业纾困解难。
实施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 质量强链实现新突破
质量基础设施贯通整个产业链条,是建设产业生态圈、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要素。为更好发挥质量在支撑产业建圈强链中的作用,内蒙古市场监管局采取座谈调研、上门为各产业链链主企业和重点企业把脉问诊等方式,深入奶业、风电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等21个特色优势产业开展质量状况调研,逐一绘制产业地图和质量瓶颈图谱,查找产业链质量问题300余个,分级分类梳理质量问题清单,“一链一策”制定质量强链工作方案,大力实施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助力打造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点线面”质量联动提升扎实推进。聚焦点上突破,组织质量赋能机构联合链主企业开展质量技术攻关,研发乳制品专用流量计现场校准装置、少子寿命测试仪专用校准装置等,攻克液压伺服控制等多项创新性技术。以对标达标推动重点产品执行标准和关键质量指标“双比对、双提升”,累计制定对标技术方案38项,2383家企业3264个产品在全国对标达标信息平台上发布,先后为包头市宏博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45家对标达标标杆企业授牌。通过申报中国质量奖、开展主席质量奖评选表彰等,为全区企业树立伊利集团、北方稀土、中环晶体、金山磁材等一批标杆示范。聚焦线上联动,发挥伊利集团等链主企业需求引领作用,通过推行质量管理体系定向认证准入,推广嵌入式质量技术服务模式、“三线”质量管理方法等,加强产业链供应链质量一致性管控,有效推动先进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向全产业链延伸。加强镧铈及镨钕等稀土原料产品质量信息平台等建设,有力推动产业链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聚焦面上提升,依托呼和浩特市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鄂尔多斯国家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等,以区域质量品牌建设为抓手,大力培育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
△伊利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智能化生产线。
质量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显著提升。计量方面,实施产业计量测试能力提升工程,申报获批成立了国家级计量中心3个,批复成立了自治区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6个和国家计量中心自治区分中心4个。新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70余项、研制各类测量测试方法138项、起草各类标准和技术规范108项。搭建乳制品行业首个基于区块链的碳管理平台。成立“内蒙古晶硅产业技术联盟”,主导发布省级地方计量技术规范18项。标准化方面,成立全国稀土领域唯一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稀土),先后发布稀土领域2项国际标准、研制国家标准43项、行业标准45项。积极加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乳业)建设,主导修订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乳粉和调制乳粉》(GB 19644-2024)为规范乳品行业发展、解决特色乳制品市场乱象提供了有力保障。检验检测方面,组织技术机构开展能力验证工作,有效促进检验检测服务质量提升。建成西部煤化工技术研发中心一期煤炭实验室,自治区能源能耗检测中心、风电装备质量检测中心、国家天然气煤化工质检中心建设有序推进。认证方面,“蒙”字标将国际通行的认证手段运用到品牌打造中,创建标准体系、认证体系、产业体系、质量管控体系和综合服务体系“五大体系”。发布“蒙”字标认证标准86项,获证企业65家,认证产品681种,以“蒙”字标为牵引,打造内蒙古品牌效果明显。
质量联动提升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召开全区质量会议,内蒙古自治区主席王莉霞出席会议并讲话,亲自部署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工作。积极融入由自治区领导牵头、责任部门统筹、重点盟市和相关部门配合的产业集群产业链实施机制,协同推进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各项工作。深化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机制,建设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试点(晶硅材料),探索解决晶硅产业发展亟须解决的八大领域20项共性技术问题,开放共享75台套大型仪器设备,开辟晶硅材料产业计量测试“绿色通道”,相关企业提供计量测试服务5622项。
△包头市石拐区风电装备制造企业整机生产车间。
实施质量强县培育行动 质量强县建设迈上新台阶
旗县一级是质量强区建设的“最小单元”和重要基础。为更好发挥质量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内蒙古市场监管局重点围绕质量发展理念、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产业质量竞争力、质量基础设施、质量发展成效五个方面,指导提升县域质量发展水平。行动开展以来,通辽市开鲁县、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等多个旗县质量强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通辽市开鲁县:以标准化牵引质量强县建设,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立足自身定位和资源要素优势,制定实施质量发展战略,坚持把标准化作为支撑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打造县域标准化战略推进的“开鲁样板”。召开2024年质量强县工作会议,部署实施县域质量发展战略。制定《开鲁县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集中力量推进农牧业创新提质、制造业振兴崛起等各项工作,更大力度保障优质产品、工程和服务有效供给。集聚市场主体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执行标准、知识产权等数据资源,开发“开鲁县标准化创新示范数字服务”平台,注册用户达14万。构建县域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已完成“蒙”字标团体标准3个、开鲁红干椒标准体系文件7个,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90余家次,上门检测计量器具2131台次。目前,开鲁县已成为全国最大县域红辣椒产区,5万余人依托红干椒年务工收入3.6亿元。
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打好地方特色乳制品“链”式发展组合拳,助力产业向“新”,发展向“上”。围绕“小作坊提档升级、链主企业辐射带动、发展精深加工”的产业发展思路,全力打造地方特色乳制品产业“链式”发展优势区。健全产业链链长制运行机制,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制定《地方特色乳制品质量强企强链强旗工作任务清单》,梳理细化33项具体工作任务。探索推行“链长+”“链主+”工作模式,选定正蓝旗长虹乳制品厂为链主企业,联动链上企业及时向链长反映重大发展诉求,与内蒙古农业大学、锡林郭勒职业学院进行合作,成功研发出乳清蛋白饮料、小分子钛饮料、高钙饮料等高质量地方特色奶酪和酸乳清系列分级产品,填补酸乳清领域产品空白。与锡林郭勒盟职业学院合作建设正蓝旗乳制品检验检测中心,可实现开展地方特色乳制品原料以及成品的全项目检测。深耕品牌建设,投资260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为6600平方米的正蓝旗奶酪会客厅,探索具有特色的“奶酪产业+旅游”的新路子。以察干伊德奶食节为媒介,结合正蓝旗奶制品制作技艺(察干伊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举办交易会、展览会、文化节等活动,着力增强品牌市场美誉度。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全局规划、全域统筹、全方位推进质量强旗建设。在旗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专题部署质量强旗工作,由旗人民政府印发了《乌审旗质量强旗建设实施方案》。开展煤化工产业链质量发展实地调研,形成《乌审旗煤化工产业链质量提升试点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以及煤化工产业链“质量问题清单”等3份清单。成立乌审旗质量强旗博士工作站,引进301所协助开展质量强旗建设,支撑乌审旗设计《质量强旗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制定一系列质量强链清单图谱工具,并指导实施质量“三强”行动,探索总结质量强旗“乌审模式”。乌审旗启动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创新技术中试基地建设,依托中试基地建设,增强全旗在标准制定、检测认证、品牌建设等方面的质量技术服务能力。建立质量提升培训基地、现代煤化工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产学研融合人才科创基地,赋能质量强旗建设。
今后,内蒙古市场监管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接续奋斗、砥砺前行,进一步健全质量强企强链强县政策体系,以重大项目为牵引,聚集更多政策、资金等要素资源,统筹推进市场监管服务进园区进企业、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质量强县培育“三大行动”,更好服务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热门点击